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立克次体病的生态学变化
张健之
关键词:立克次体病, 节肢动物, 生态循环, 生态学变化, 相互关系, 鼠型斑疹伤寒, 自然界, 疫源地, 病原体, 自然疫源性, 相对稳定性, 胞内寄生菌, 野生动物, 吸血, 生物进化, 开发利用, 动物体内, 埃立克体, 新出现, 旅游业
摘要:立克次体是一类天然寄生在一些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并通过节肢动物叮咬传播给人或动物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立克次体与吸血节肢动物的相互关系是几千年生物进化高度适应的结果,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关系造成了立克次体生态学的离散、立克次体基因的高度保守及立克次体病的自然疫源性特征.一般来说在自然界中野生动物、节肢动物与立克次体三者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决定了立克次体病疫源地的相对稳定性,一旦这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循环遭到破坏,就有可能造成立克次体病的发生和流行,20世纪40年代鼠型斑疹伤寒、70年代落矶山斑点热和90年代埃立克体病在美国的急剧上升及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布隆迪难民营的暴发,无一不证明这些疾病与生态学的改变有着强烈的关联.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业的发展及人们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的扩大,不仅导致了在过去20年来已经控制的已知病原体的重新出现,而且导致了一些新的疫源地、新的病原体的出现及某些立克次体在自然界循环中发生变化.本文就近年来立克次体病的生态学变化进行总结和回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