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余庆县2001至2005年黑线姬鼠种群动态和繁殖规律研究

    目的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1-2005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及鼠种组成,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9.97%.对其种群性......

    作者:郑元利;杨再学;胡支先 刊期: 2006- 05

  • 云南省25个县(市)黄胸鼠体表革螨种类调查

    目的了解黄胸鼠体表寄生性革螨的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方法调查当晚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型哺乳动物(小兽),次晨收集所捕获小兽,并分类鉴定出黄胸鼠.从黄胸鼠体表检查、采集所有革螨,用霍氏液(Hoyer'ssolution)封片,制成革螨玻片标本,经干燥透明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螨种.结果1990-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25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765只,从其体表采集到革螨18250只,经分类鉴定隶......

    作者:罗礼溥;郭宪国;钱体军;吴滇;门兴元;董文鸽 刊期: 2006- 05

  • 吉林库蠓属单囊亚属一新种(双翅目:蠓科)

    报道采自吉林省洮南市库蠓属单囊亚属一新种:洮南库蠓Culicoidestaon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任清明;王峰;刘国平 刊期: 2006- 05

  • 安徽省农区害鼠发生种类、分布及发生规律初探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区害鼠发生种类、分布及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对农田和农户害鼠的种类和密度进行监测.结果安徽省农区害鼠以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28.93%、26.43%、4.42%;农田以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所占比例分别为52.25%、36.20%、8.99%、2.55%;农户以小家鼠、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

    作者:沈光斌;姚卫平;刘成社;姚骏;罗嗣金;崔志红 刊期: 2006- 05

  •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

    作者:邹洋;张海林;张云智;米竹青;杨卫红;袁庆虹;章域震;王静林;薛燕萍;陈化新;张永振 刊期: 2006- 05

  • 必克杀虫乳油防制蚊、蝇和蜚蠊的室内药效观察

    目的测定10%必克杀虫乳油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以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为试验对象,对10%必克杀虫乳油进行室内药效、模拟现场药效和滞留喷洒药效测定.结果该杀虫剂室内药效对淡色库蚊的KT50值为2.40min,24h死亡率为100%;对家蝇的KT50值为2.81min,24h死亡率为100%;对德国小蠊的KT50值为4.67min,72h死亡率为100%.模拟现场对淡色库蚊1......

    作者:张家林;吴明生 刊期: 2006- 05

  • 北湾地区刺扰伊蚊刺叮周环、种群数量以及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疆北湾边境地区2004年7月蚊虫活动高峰时间昼夜24h种群数量、刺叮指数以及气象因子的观察,探讨刺扰伊蚊高峰时间气象因子、种群数量对蚊虫刺叮活动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择北湾地区营院外树林生境做24h人刺叮指数、种群密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气象因子观察记录,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气象因子、种群数量以及刺叮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种群数量与温度、光照呈......

    作者:张桂林;刘斌;韩增宪;党荣理 刊期: 2006- 05

  • 酯酶同工酶法在净普力灭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净普力筛选的致倦库蚊体内酯酶同工酶量的变化研究,以揭示酯酶同工酶在净普力灭蚊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净普力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酯酶同工酶电泳均可见3条带(分别称之为A、B和C带),其迁移率分别为0.42、0.45和0.51,显示两组蚊虫都表达了3种不同的酯酶同工酶.采用4种不同的上样量和2种不同的取样方法所得的电泳结果具有一致性.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可见A带和......

    作者:柳小青;马红梅;陈海婴;倪贤生;陶卉英 刊期: 2006- 05

  • 灭蚁灵、氟虫胺及吡虫啉粉剂对散白蚁的药效研究

    目的比较氟虫胺、吡虫啉和灭蚁灵对白蚁的防制效果.方法在室内测定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对尖唇散白蚁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结果3种药剂均为慢性毒剂,药剂浓度不仅决定死亡率的大小,还决定白蚁死亡时间的长短.灭蚁灵、氟虫胺及吡虫啉对白蚁的触杀毒力其LC50分别为1472%、0.0045%和0.028%,胃毒毒力其LG50分别为0.1208%、0.0008%和0.0097%.结论灭蚁灵对白蚁的毒力小,吡虫啉居中,氟......

    作者:林雁;黄晓光 刊期: 2006- 05

  • 城市化发展对蜚蠊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防制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城市化发展对室内蜚蠊群落的影响.方法粘捕盒法.结果2004-2005年,苏州市城区室内蜚蠊平均密度为0.53只/(盒·夜),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的构成比分别为80.30%、17.04%和2.66%;1997-2001年为0.05只/(盒·夜),3种蜚蠊的构成比依次为86.69%、7.37%和5.95%,两个时间段蜚蠊密度与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5.19,P<0.05;P<......

    作者:马桢红;陈立凌;张宏;华一江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