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年第3期文章
  • 从粤东丰溪自然保护区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莱姆病螺旋体

    目的:探讨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方法:用BSK培养基分离病原、单克隆抗体鉴定.结果:从白腹巨鼠和褐家鼠体内分离出2株疏螺旋体,经用莱姆病螺旋体种属特异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证实均为莱姆病螺旋体,命名为MD21和MD55.结论:首次从病原学证实鼠类为粤东地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宿主动物.......

    作者:万康林;郭衍;许世锷;张哲夫;谢林崇;潘林祥;罗敬平 刊期: 1999- 03

  • 安徽省1993至1997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及趋势分析

    目的:掌握近5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趋势.方法:对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3个流行区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皖南山区是主要流行区和高发地区,疫区稳定,发病的季节性非常明显,9~10月是流行的高峰时段,与全省钩体病发病的季节性完全一致,该地区钩体病发病数可左右全省疫情;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钩体病流行的季节性不明显,全年都有病例发生.在1497例钩体病例中,男与女之比为1.8:1,1......

    作者:张大荣;王建军;赵佐兰;倪守旗;王咏梅 刊期: 1999- 03

  • 海南省琼中地区三农场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海南省斑点热流行状况.方法:用补体结合试验,在琼中县大丰、阳江及新进3个农场的健康人群、家畜及啮齿动物中进行斑点热血清流行病学及啮齿动物种群和带蜱情况调查.结果:共检查牛血清18份,羊血清50份,猪血清63份,人血清72份,鼠血清120份,西伯利亚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小蛛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羊血清分别为4%(2/50)、2%(1/50)和2%(1/50).猪血清分别为3.17%(2/6......

    作者:常丙功;张健之;田小东;蔡军;陆振豸 刊期: 1999- 03

  • 云南三带喙库蚊分布特点及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调查

    目的:研究三带喙库蚊的分布特点及乙型脑炎病毒的感染率.方法:在农村畜圈和人房捕蚊,用C6/36细胞和小白鼠法分离病毒.结果:采获成年雌蚊35种70167只,其中三带喙库蚊20464只,构成比为29.16%,季节高峰是7~9月.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出20株乙型脑炎病毒,批阳性率为6.23%,现场感染比1:772,低带病毒率1.30‰.结论:三带喙库蚊在云南广泛分布,属优势蚊种,是云南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

    作者:张海林;自登云;施华芳;米竹青;龚正达;张云智;冯锡光;侯宗柳;李兆祥;杨兰萍 刊期: 1999- 03

  • 广东省部分地区登革热监测分析

    目的:加强广东省登革热的监测,防止该病的大流行.方法:收集发烧可疑患者的血标本及蚊子标本作病原分离,并进一步用RT-PCR鉴定;采集监测点健康人血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在佛山、沙湾、坪石3个监测点收集的发热待查患者和蚊媒标本,均未分离出登革病毒.蚊媒监测结果表明:布雷图指数大大超过有效控制指标5;全年大部分时间布雷图指数均超过20以上;血清学调查表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逐年......

    作者:方美玉;陈翠华;温卫东;李荣彪;李锦清;彭翼飞;林立辉;马玉海;陈湛;田小东;蒋廉华;容顺明;陈唯军;刘建伟;徐春华 刊期: 1999- 03

  • 河北省城市蜚蠊携带寄生虫及病毒的调查

    目的:调查本省城市蜚蠊携带寄生虫及病毒情况.方法:用体表洗涤液悬浮法、镜检蜚蠊携带寄生虫情况;用体表洗涤液,采用PCR方法,检测蜚蠊携带HBsAg情况.结果:检测到本省蜚蠊体表携带寄生虫及虫卵4种,而检测蜚蠊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为阴性.结论:本省蜚蠊机械携带寄生虫及虫卵,传病媒介作用不可忽视.......

    作者:黄钢;高慧敏;李玉兰;马玉民;郭逸秀;刘继敏;李晓学;齐顺祥;刘文彦 刊期: 1999- 03

  • 中华按蚊旬密度与疟疾发病率、荧光抗体阳性率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中华按蚊密度与疟疾发病的关系.方法:1980~1998年在本省不同疟区设立监测站,采用人饵帐诱捕法、血检和间接荧光抗体法,对当地中华按蚊密度、疟疾发病及居民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系统监测.结果:当中华按蚊密度降低时,疟疾发病、居民血清抗体水平亦随之下降.结论:3项指标呈现相关关系.......

    作者:傅兆义;王金祥;赵长磊;傅斌 刊期: 1999- 03

  • 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对我国部分肾综合征出血热毒株及病人血清的分型研究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毒株及病人血清分型方法.方法: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结果:6株来自黑线姬鼠和病人的毒株,其免疫血清对Ⅰ型标准株76-118的中和效价较Ⅱ型标准株(UR)高4~256倍;而另6株来自褐家鼠和大白鼠的毒株,包括Gou3和K24的免疫血清,对Ⅱ型标准株UR的中和效价高于Ⅰ型76-118株8~128倍;被检的所有毒株和病人血清都能准确地分型.结论:RFFIT......

    作者:唐汉英;朱智勇;翁景清;陆群英;姚苹苹;李敏红;刘合宾 刊期: 1999- 03

  • 四川省首次发现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

    目的:了解实验大白鼠及其接触者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情况.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结果:某医学研究所现养和已售出的大白鼠中,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1.25%(41/80)和42.50%(17/40),现养大白鼠抗体阳性率为45.00%(36/80);与这批大白鼠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2.20%(19/59),其中1人发生HFRS;非接触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12%(......

    作者:张佳珂;刘学成;陈丹林;余佳;赖文红;谢世宏;杨维中;张灵麟 刊期: 1999- 03

  • 浙江仙居县1976至199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20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和监测结果.方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结果:疫情呈单峰型特征,即1985年前呈阶梯式上升,1986年达高峰,1988年起又逐年下降;历年累计报告病人1568例,1986年发病率高达49.50/10万;各乡镇均有发病,多数病例呈点状分布,相互间无明显联系,但有相对集中现象,大部分病例集中在永安溪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季节分布表现为双峰型;男女之比为......

    作者:陈忠妙 刊期: 199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