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云南省中部楚雄州蚊虫种群分布及孳生习性调查
目的通过现场调查云南省中部楚雄州的蚊虫组成、分布及孳生习性,为当地虫媒生态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8月在楚雄州整层随机抽样3个县6个调查点,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白天双层叠帐人诱法捕获成蚊,并在各孳生地捞捕蚊幼虫.结果共捕获成蚊2亚科6属23种12711只,其中诱蚊灯法捕获2亚科4属15种12384只,三带喙库蚊数量多,占捕获总数的59.95%,平均蚊密度为344.00只/(灯·夜)......
作者:王剑;董学书;鲍建忠;周红宁;孙晓东;林祖锐 刊期: 2017- 02
-
0.05%氟虫腈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成若虫继发传递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0.05%氟虫腈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成虫和若虫的继发传递毒性.方法首次毒杀实验采用移液枪头内腔放置给药的方式;继发毒杀实验均使用上次毒杀实验虫尸饲喂的方式进行.结果0.05%氟虫腈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成虫前4次继发毒杀的死亡率均可达100%,第5次继发毒杀的死亡率高达78.3%;而对若虫仅进行2次毒杀的死亡率可达100%,第3次和第4次继发毒杀的死亡率分别为48.3%和15.0%,对成虫的继发......
作者:王东;张晓;刘慧媛;王永明;辛正 刊期: 2017- 02
-
卫生杀虫气雾剂对施药者及居住者的大使用量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通过计算卫生杀虫气雾剂的大使用量及风险评估,引导公众科学安全地使用卫生杀虫气雾剂.方法利用美国环保署卫生杀虫气雾剂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只考虑吸入风险的前提下,用公式反推计算市售10种卫生杀虫气雾剂的室内大使用量,同时对施药者和居住者进行风险评估.结果针对施药者,市售1~10号卫生杀虫气雾剂的大使用量分别为285.94、268.80、52.36、193.75、566.14、937.60、147.......
作者:魏孝侃;王以燕;孟凤霞 刊期: 2017- 02
-
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后期白纹伊蚊抗药性水平调查
目的调查201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应急控制后期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登革热疫情控制后期,分别在广州市的海珠区、白云区,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汕头市潮阳区,潮州市潮安区和揭阳市榕城区登革热疫点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GB/T26347-2010)中的敏感基线法之幼虫浸渍法进行......
作者:段金花;蔡松武;吴军;阴伟雄;邓惠;邹钦;林立丰 刊期: 2017- 02
-
湖北省随州市2016年3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菌株鉴定
目的对湖北省随州市就诊的3例疑似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对分离的3株疑似布鲁氏菌鉴定分型.方法应用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布鲁氏菌常规鉴定分型方法和噬菌体裂解试验进行检测,并比较BCSP31-PCR法(以布鲁氏菌属特异基因BCSP31为靶基因的检测方法)、AMOS-PCR(根据电泳条带鉴别布鲁氏菌牛种1、2、4型、羊种布鲁氏菌、猪种l型、绵羊附睾种)及实时荧光定量PCR3......
作者:赵忠智;聂丹文;韩秀瑞;刘志国;朴东日;姜海;田国忠;赵鸿雁;崔步云 刊期: 2017- 02
-
应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和16S rRNA基因鉴定浙江口岸鼠类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目的鉴定浙江口岸鼠类,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于2015年4-10月在浙江口岸捕获鼠类,取其肝脏,对捕获鼠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16SrRNA序列片段进行扩增,鉴定鼠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浙江口岸捕获的鼠类为褐家鼠和小家鼠.COⅠ基因变异率大于16SrRNA基因,均以转换为主,且COⅠ基因以同义突变为主.结论COⅠ和16SrRNA基因均可作为鼠类鉴定的分子标记.......
作者:齐润姿;王董;普丽娅;赵欣;高雪萌;马翔;余斌;张晓龙 刊期: 2017- 02
-
绿篱技术应用于登革热蚊媒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
目的应用绿篱技术喷药进行登革热蚊媒防制现场试验,探索对社区进行登革热蚊媒快速和长期有效控制的手段和方法.方法于2015年6-9月,选择广东省韶关市碧桂园凤凰城为试验现场,以超低容量喷药法作对照,比较绿篱技术喷药快速和持续杀灭登革热媒介伊蚊成蚊的效果.结果绿篱技术喷药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成蚊具有快速杀灭效果,可持续控制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诱蚊诱卵指数(MOI)≤5的持续时间为2~4周,MOI≤10的......
作者:刘旭振;倪秀锋;吴军;周伟清;胡应辉;段金花;蔡松武;林立丰;邓惠;赵晓明;李国强;陈锡炎;方娆莹 刊期: 2017- 02
-
球孢白僵菌CF08株在家蝇成虫间的水平传播实验
目的研究实验室条件下和野外环境中,球孢白僵菌CF08株在家蝇成虫种群中的水平传播能力.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直接喷洒白僵菌孢子及接入感染后的家蝇对正常家蝇的感染情况.结果球孢白僵菌CF08株对雌雄家蝇成虫的致病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0,P=0.240);在实验室条件下,随着球孢白僵菌CF08株感染家蝇接入比例的增加,正常家蝇的死亡率显著提高,高达近80%;在野外环境中,喷洒球孢白僵菌......
作者:庄桂芬;黄振东;薛志静;李妍;张瑞玲;张忠 刊期: 2017- 02
-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危险因素Meta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等,收集1995-2015年发表的关于乙脑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病例412例,对照763例.养猪、房屋位置、免疫史、使用纱窗是乙脑发病的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
作者:朱秋艳;胡筱莛;唐婷婷;丁峥嵘 刊期: 2017- 02
-
贵州省绥阳县吸血蠓类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贵州省绥阳县吸血蠓的种类分布、种群构成及其吸血率.方法于2016年5月6-9日,采用灯诱法(光触媒紫外诱虫灯)在牲畜厩舍采集吸血蠓,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采集吸血蠓31167只,经鉴定为2属18种,其中库蠓属15种,蠛蠓属3种.贵州省新纪录10种,分别为吉姆库蠓、洋岛库蠓、麦氏库蠓、日本库蠓、东方库蠓、犍为库蠓、蓬帐库蠓、庐山蠛蠓、孤独蠛蠓和小溪蠛蠓;其中东方库蠓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72.......
作者:常琼琼;段琛;韩晓静;徐宗意;侯晓晖 刊期: 2017- 02
动态资讯
- 1 DNA条形码技术
- 2 浙江省1997年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分析
- 3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
- 4 城市化对居民区白纹伊蚊孳生地特点影响的研究
- 5 新疆北部干旱区湿地蚊类物种多样性的水平分布及与气象因子关系
- 6 大肠埃希菌感染后家蝇幼虫血清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
- 7 中国鼠疫菌某些生化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
- 8 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 9 首都机场周边2011-2014年淡色库蚊调查
- 10 中缅边境缅甸边民丝虫病1例报告
- 11 居室和楼道内成蚊密度调查结果比较
- 12 恙螨与肾综合征出血热传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 13 长爪沙鼠种群数量变动特征的研究
- 14 逊克县吸血蠓调查及逊克库蠓雌虫的发现与描述(双翅目:蠓科)
- 15 凤城蚊类种群调查
- 16 克蚁星粉剂对黄胸散白蚁的毒效
- 17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景观特征与啮齿动物的分布
- 18 绥芬河市蚊虫种属组成与分布
- 19 ICEstimator在蚊虫毒理学半数致死浓度计算上的应用
- 20 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鼠类构成 及其携带汉坦病毒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