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年第04期

上海地区白纹伊蚊监测与药物防制研究

徐仁权;蔡恩茂;徐友祥;王士珍;蒋丽亚;刘丽军;任文军

关键词:白纹伊蚊, 监测, 药物防制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成幼虫的基本生态习性,掌握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和现场控制效果,为制定登革热应急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幼虫采用3~11月孳生地阳性率调查、人工容器诱卵法与自然界阳性率比较、采集不同水质进行理化分析;成虫采用帐诱法和人工小时法比较白纹伊蚊种群数量动态;用人诱法观察室内外叮咬频率与光照、温度的关系;用幼虫浸液法和模拟现场试验法观察几种杀虫剂的LC50和持效.结果 (1)白纹伊蚊幼虫在自然界出现期为4~11月,6~8月为高峰,人工容器法白纹伊蚊幼虫出现期为5~11月,比自然界晚1个月,幼虫高峰与自然界基本一致;(2)白纹伊蚊幼虫分布十分广泛,郊区高于市区;以轮胎集中堆放处、公园、废品收购、居民区、建筑工地的孳生率较高;幼虫孳生场所以轮胎、缸罐、养花容器、盆桶、瓶等小容器为主.喜欢孳生在pH均值为7.34~7.56、氯化物均值46.43~98.97 mg/L、溶解氧均值3.216 7~3.161 mg/L、亚硝酸盐氮均值0.108~0.043 5 mg/L的水质中;城区与郊区白纹伊蚊孳生与非白纹伊蚊孳生的水体理化指标有所不同;(3)白纹伊蚊成虫出现期为4~11月,成虫高峰为6~8月,两种成虫监测方法捕获的成虫数量以帐诱法>人工小时法;(4)白纹伊蚊成虫在6~9月间,在白天室内外均出现以上午8∶00~10∶00、下午15∶00~16∶00两时段的叮刺高峰,其成虫叮刺活动与光照LUX有关;(5)白纹伊蚊幼虫对DDVP的抗性倍数为42倍,不同地区白纹伊蚊对杀虫剂的LC50有差异,但对两种拟除虫菊酯尚未产生抗性,实验表明0.5~1 ppm甲基嘧啶磷、0.5~1 ppm二嗪农在现场有2~4周的控制效果,0.2~0.8 ppm双硫磷3%沙砾剂在现场有良好的控制白纹伊蚊幼虫效果.结论白纹伊蚊幼虫在自然界出现期为4~11月,人工容器监测幼虫晚1个月出现,成虫出现在4~11月,成虫监测帐诱法优于人工小时法,初步掌握了上海地区白纹伊蚊幼虫孳生水质理化指标和成虫叮刺活动与光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白纹伊蚊对DDVP产生了抗性,但抗性增长幅度小,对拟除虫菊酯尚未产生抗性,甲基嘧啶磷、二嗪农、双硫磷3种有机磷对白纹伊蚊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