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年第02期

2006-2015年我国蜚蠊监测报告

吴海霞;鲁亮;孟凤霞;郭玉红;刘小波;李贵昌;任东升;岳玉娟;刘起勇

关键词:蜚蠊, 监测, 构成比, 环境类型, 季节消长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蜚蠊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有效防控蜚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蜚蠊数据,分析其种类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蜚蠊密度差异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2006-2015年捕获蜚蠊中德国小蠊占95.64%,密度达0.86只/张,且其在各环境的密度均为高;美洲大蠊排第2位.蜚蠊总密度及侵害率在餐饮行业与农贸市场接近,均较高,密度分别达1.53和1.46只/张,侵害率分别为19.41%和18.89%,医院的密度和侵害率低;德国小蠊在各环境的密度排名与蜚蠊总密度相同,美洲大蠊则以农贸市场密度高.捕获蜚蠊总密度和总侵害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其分别在2013和2012年后有所上升;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与蜚蠊总密度的年消长趋势相似;监测省份中蜚蠊密度大部分<1.50只/张,以四川省密度高,达3.19只/张;蜚蠊的侵害率大部分均<20%,以山西、海南省的侵害率高,均>30%.各监测点捕获蜚蠊总密度和侵害率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型,分别在9和10月达到峰值;优势种德国小蠊与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一致;美洲大蠊的季节消长趋势也呈单峰曲线,但在6-9月密度一直较高;不同环境中蜚蠊密度和侵害率基本均呈单峰曲线,但农贸市场、宾馆、医院侵害率呈双峰曲线,在2月和6-10月各出现一个高峰.结论 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蜚蠊密度和侵害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前后有反弹,需注意监测;餐饮行业和农贸市场环境蜚蠊密度和侵害率较高,要加强该类环境蜚蠊的监测和防制;总体上8-10月是我国蜚蠊活动的高峰期,需在高峰前做好防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