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北京口岸地区鼠类和刺猬体外寄生虫的监测

    目的了解北京口岸地区鼠类和刺猬体外寄生虫的种类和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在北京口岸捕获到小家鼠、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刺猬,并从其体外捡取寄生虫.结果共采集到鼠类和刺猬体外寄生虫12种282只,经鉴定革螨6种61只,蜱类4种203只,恙螨1种13只,蚤类1种5只.其种类分别为毒厉螨、耶氏厉螨、纳氏厉螨、格氏血厉螨、鼩鼱赫刺螨、家蝇巨鳌螨、森林革蜱、草原革蜱、血红扇头蜱、长角血蜱、须纤恙螨和印鼠客蚤.结论......

    作者:郭天宇;车志军;刘永有;曹建中;耿洪善;孙继伦;王正;李彩臣 刊期: 2009- 01

  • 2006-2008年北京市奥运场馆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连续3年对北京市奥运场馆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进行监测,了解奥运场馆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2008年奥运会病媒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监测采用CO2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结果奥运场馆蚊虫的优势种为淡色库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96.94%;蝇类的优势种为麻蝇亚科蝇类,占捕获蝇类总数的46.13%;鼠的优势种为小家鼠,占捕获鼠类......

    作者:钱坤;韩玉华;薛素琴;田彦林;张勇;刘婷;付学锋;曾晓芃 刊期: 2009- 01

  • 甘肃省迭部县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目的了解实施天然林保护后迭部县莱姆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现状,自然疫源地的变迁及宿主的莱姆病感染情况.方法人群血清伯氏疏螺旋体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伯氏疏螺旋体DNA.结果迭部县境内5个林场及7个乡镇采集居民血清522份,莱姆病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10.92%.捕鼠6种69只,平均捕获率15.33%;其中北社鼠25只,占捕获总数的36.23%,褐家鼠18只,占26.09......

    作者:于德山;耿震;蒋建祥;郝琴;陈建华;汪鹏 刊期: 2009- 01

  • 不同缓释性芳樟醇制剂的活性效应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缓释型芳樟醇制剂的生物活性效应.方法将芳樟醇通过空穴置换法、聚合物浸渍法、环糊精法制得3种缓释性芳樟醇制剂,并利用小容器法和四臂嗅觉仪法评价其对德国小蠊的活性效应.结果芳樟醇-乙烯醋酸乙烯酯颗粒剂与活性氧化铝颗粒剂对德国小蠊有明显的驱避性,其中芳樟醇-乙烯醋酸乙烯酯颗粒剂优于后者,驱避性高达97.7%,而芳樟醇·β-环糊精包结剂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3,P>0......

    作者:孙锦程;郝蕙玲 刊期: 2009- 01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国家体育场病媒生物密度的科学监测,掌握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制定专项防制方案,采取专项控制活动,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免受病媒生物危害.方法密度监测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夹法,蚊密度临测采用CO2诱蚊灯法、勺捕法和小型容器检查法,蝇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蜚蠊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防制方法:鼠、蚊、蝇和蜚蠊均采用综合防制方法.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密度监测和问卷调查法.结果对外环境大型水体......

    作者:张勇;马彦;邓瑛;曾晓芃;孙贤理;刘泽军;于传江 刊期: 2009- 01

  • 2005-2007年大连市蜚蠊种群分布及生态习性调查

    目的掌握大连市蜚蠊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方法统一使用粘捕盒诱捕.结果全市共有3种蜚蠊分布,其中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6.89%;日本大蠊和黑胸大蠊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3.02%和0.09%.蜚蠊以7-10月为其活动高峰期.行业分布以农贸市场密度高,其他依次为居民区、餐饮业、宾馆、医院.结论德国小蠊现已成为大连市主要优势种,应将其列为今后防治的重点.......

    作者:宋丽华;吴炜;邓凯;周一;张衡谦;庞为 刊期: 2009- 01

  • 2006-2007年贵州省大矸镇草地二棘血蜱季节消长调查

    目的探讨季节、气温、湿度的变化对二棘血蜱季节消长的影响.方法在选定地点每月每旬连续调查3d,每天在蜱活动高峰时间用布旗(90cm×60cm)法捕捉蜱类,计算每旬3d的平均捕蜱数,同时记录捕蜱当天的温度及湿度,以其平均捕蜱数相对于时间做曲线.结果所捕蜱类经鉴定均为二棘血蜱.草地二棘血蜱的活动自4月起呈上升趋势,全年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5、6月及9、10月,10月后呈明显下降趋势,2、3月为低谷期.根......

    作者:蒋维佳;王昭孝;王晓学;刘武绪;王定明;庄妍 刊期: 2009- 01

  • 2008年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鼠形动物种群调查

    目的掌握三峡地区鼠形动物种群结构及其密度变化规律,严防鼠害发生和鼠传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为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m夹夜法分4类生境进行调查.结果三峡库区万州段共捕获鼠形动物79只,隶属2目2科6种,平均鼠密度2.76%.其中长江北岸为2.32%,长江南岸为3.06%.居民室内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野外农区以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为优势种.结论长江三峡库区......

    作者:罗超;张静;刘起勇;鲁亮;李洪 刊期: 2009- 01

  • 青海省三江源唐古拉地区蚤、蜱、虱调查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唐古拉地区蚤、蜱、虱种类分布及自然染疫状况.方法结合对该地区鼠疫疫源地的调查和监测工作,对捕获的小型兽类进行体外寄生虫采集,对蚤、蜱、虱标本分类鉴定,将部分标本送实验室做鼠疫细菌学培养.结果发现该地区蚤、蜱、虱有40种(或亚种),隶属3目8科20属,其中蚤类5科17属36种,蜱类1科1属1种,吸虱2科2属3种(这些标本均保存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13种喜马拉雅旱獭寄生蚤中......

    作者:魏有文;李超;郑谊;陈洪舰;王雪 刊期: 2009- 01

  • 2001-2006年上海市宝山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上海市宝山区鼠类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01-2006年宝山区鼠情监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6年中共捕获鼠类5种233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小家鼠为常见种.城区以褐家鼠为主,农村地区则以小家鼠为主.宝山区鼠密度在3-4月和9-10月呈现2次高峰.结论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开展一次突击性灭鼠活动,农村地区应以小家鼠为主,城市地区则以褐家鼠为主,有针对性......

    作者:杨迎宇;孙春卫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