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8年第2期文章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黑线仓鼠寄生蚤的调查

    目的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黑线仓鼠寄生蚤情况.方法于2006年4-7月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挖掘黑线仓鼠的巢穴,捕获该鼠体外寄生蚤并鉴定.结果共发现蚤类2科4属7种,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蚤指数为1.41,窝巢的染蚤率为100%,蚤指数为4.25.结论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种类较多,有利于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传播媒介种类.......

    作者:杜国义;史献明;王海峰;王治宇;白晓英;胡乐乐;董国润;刘合智;白雪微;杨顺林 刊期: 2008- 02

  • 2004-2007年石家庄地区黄胸鼠调查

    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别名黄腹鼠、长尾鼠,属啮齿目鼠科.多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以及华南、西南各省区,是家栖的主要害鼠之一.......

    作者:侯雨丰;江喜昌 刊期: 2008- 02

  • 北京市东灵山地区小型兽类组成的初步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灵山地区小型兽类的构成.方法采用夹夜法、弓形夹调查.结果共捕获小型兽类2目4科10属13种287只,总捕获率为11.43%.其中灌木丛优势鼠种为社鼠和大林姬鼠,分别占50.00%和37.80%;次生林优势鼠种为大林姬鼠、社鼠和花鼠,分别占45.94%、9.46%和9.46%;亚高山草甸优势鼠种为棕背鼩和大林姬鼠,分别占44.27%和32.06%.结论北京市东灵山地区鼠种丰富,灌木丛......

    作者:曹殿起;李淑芳;庄国良;李龙建;褚民尉 刊期: 2008- 02

  • 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头虱感染状况调查

    头虱寄生于人体头部的毛发上,可直接叮咬、吸血,引起瘙痒甚至失眠,不仅影响学生的休息和学习,而且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等疾病的媒介,对人体危害较大.......

    作者:吴敏;刘丽军;施文平;席韵;范烨;田霞 刊期: 2008- 02

  • 诱蝇笼用于垃圾填埋场诱捕蝇类效果观察

    为探讨垃圾填埋处理场的灭蝇效果,我们于2006年4-10月在新会区西坑垃圾填埋处理场,采用诱蝇笼进行诱捕蝇类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锦祥;温光威;龙九根 刊期: 2008- 02

  • 扬州口岸德国小蠊带菌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扬州口岸蜚蠊优势种群携带病原微生物情况,为口岸预防和控制蜚蠊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蜚蠊体内携带的病原细菌和真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结果从德国小蠊体内分离到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葡萄球菌等10种条件致病细菌和黄曲霉等16种真菌;德国小蠊携带细菌量0.6×106~1.6×106cfu/只,平均1.13×106cfu/只;携带真菌量1.6×104~3.2×1......

    作者:李文华;顾杰;张延志;朱国强;卢雅松;申忠泽 刊期: 2008- 02

  • 1997-2006年昌平区蝇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调查昌平区不同蝇种及其季节消长分布规律,为做好蝇类防制工作,预防蝇媒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天幕式捕蝇笼(市售腐乳)诱捕法于每年4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在4个监测点每旬监测1次.结果1997-2006年共捕蝇15450只,平均密度为18.39只/(笼·d),其中以1999年蝇密度高为26.18只/(笼·d),2006年低为9.05只/(笼·d).10年间蝇密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作者:闫革彬;吕京静;曹志贤;郑朝阳 刊期: 2008- 02

  • 假结核耶尔森菌超抗原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组称之为超抗原(Superantigen)的微生物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是因为它们在非常规情况下,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并引发诸如食物中毒、中毒性休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了解超抗原的免疫学和生物学作用,有助于阐明一些与微生物感染有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发展新的有效的治疗对策提供可能性.某些细菌,已证明或可能产生超抗原,其中典型的超抗原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链......

    作者:岳峰;马尔健;景怀琦 刊期: 2008- 02

  • 诱杀——21世纪蝇类的主要控制技术

    为了更好地防治蝇类危害,现就毒饵、粘蝇纸、粘蝇带、捕蝇笼、灭蝇灯和捕蝇器等无害化灭蝇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简要评述.笔者认为,集光、温、色彩、水、食物、性信息素等引诱物与粘胶/油/清洁剂于一体的蝇类诱杀技术将是蝇类无药化防制的发展方向.......

    作者:莫建初;庄佩君 刊期: 2008- 02

  • 动物鼠疫监测研究进展

    鼠疫监测是鼠疫防治工作的基础与哨兵,动物鼠疫监测又在鼠疫监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可为疫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对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就动物鼠疫监测中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技术、鼠疫菌的致病力及在自然界的保存机制、动物鼠疫的预测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讨论动物鼠疫监测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发展趋势.......

    作者:杨亮;马永康 刊期: 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