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 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打印清晰。论著、综述等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道等一般在1000字左右。论文格式、字体、字号等请按投稿模板中的要求撰写。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为使读者一目了然,文题中原则上不使用拉丁文缩略词,应使用中文名称或其规范简称。最好不用副标题。
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参与工作的多少和对该论文承担的责任之轻重依次排列。作者排序在来稿时即应确定,修稿或校对时不应再做变动。必须变动时,应提供第一作者单位的介绍信。作者单位名称(应标注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同时提供第一作者简介,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汉族除外),职称,职务,学历,学位和主攻研究方向等,以及Email信箱。
4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为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本研究”等词语。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称、邮政编码和省份名称。
5 关键词 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隔开。
6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7 图表 图、表题目均须列出英文(中、英文对照格式)。表题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线表(即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可以加一条分界栏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有效位数一致。表头及表身均要简单明了。表格一律插在文内相应位置。图题置图的下方,图注置图题之上。所有统计图均需提供原始数据(Excel原图),或将数据另页附在文后,注明“某图原始数据”字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在注释中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并标明上、下方向。
8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一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V应用斜体。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表示离心加速作用时,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例如: 600×g离心10 min;或者在给出离心机转速的同时给出离心半径,例如:离心半径8 cm、12 000 r/min离心10 min。
9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整数和小数的分节,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字空半个阿拉伯数字(1/4个汉字)的间空,不用“,”分节法。恰好4位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而百分数公差其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能写成“4×3×5 cm3”。
10 统计学符号
11 缩略语 文题不使用,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
12 参考文献 按GB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内部刊物及资料均不作文献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正文提及英文参考文献时只写出人名姓即可,两位作者须同时列出姓。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
[1] 刘起勇,孟凤霞,鲁亮,等.探索中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之路[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4):261-264.
[2] 汪诚信,潘祖安.灭鼠概论[M]. 版本项(版次为第1版的不用标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88-192.
[3] Dhanda V, Mourya DT, Mishra AC, et al.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 in mosquitoes reared from field collected immatures and in wild caught males[J]. Am J Trop Med Hyg,1989,41(6):732-736.
[4] 虞以新.中国重要蠓类的鉴别[A]//陆宝麟. 中国医学动物鉴定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6] 王宇,杨维中. 2011年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R].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280-301.
[7] 陶建人. 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发文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总被引频次
-
基于CO Ⅰ基因的媒介蝇类快速分子鉴定研究
目的为解决蝇类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建立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对蝇类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选取烟台口岸常见的16只蝇类作为研究对象,形态学鉴定后,取蝇的单后足代表微量组织,提取总DNA.依据资料,选取COⅠ国际通用引物LC01490:5'-GGTCAACAAATCATAAAGATATTGG-3',HC02198:5'-TAAACTTCAGGGTGACCAAAAAATCA......
作者:王颖;鲁闽;李金庆;刘明杰;岳巧云 刊期: 2014- 05
-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幼虫的脂质过氧化组织定位研究
目的对光活化α-三噻吩(α-T)引起的蚊幼虫脂质过氧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方法用冷Schiff组织化学法,检测光活化α-T处理后的白纹伊蚊幼虫,光学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光活化α-T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组织定位.结果对照组组织均未着色,实验组中肠组织细胞、围食膜、马氏管刷状缘及管腔出现紫红色着色.结论光活化α-T能使白纹伊蚊幼虫的组织发生脂质过氧化,且脂质过氧化的主要组织靶标为中肠和马氏管.......
作者:孙家梅;张玲敏;吕慧芳;徐芳 刊期: 2010- 01
-
蜱唾液腺抗止血分子及研究进展
蜱为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可传播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蜱唾液腺分泌多种抗止血分子,在蜱类吸血及传播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蜱唾液腺分泌的抗止血分子可分为抗血小板聚集分子、血管扩张分子和抗凝血分子3类.通过对蜱类唾液腺抗止血分子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蜱类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功能分子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作者:杨晓红;孟浩;齐莉莉;刘敬泽 刊期: 2017- 04
-
长毛铗蠓和满载铗蠓二新种描述(双翅目:蠓科)
本文描述了长毛铗蠓和满载铗蠓二新种,分别采自四川省犍为县和海南省三亚市.......
作者:虞以新;刘金华 刊期: 1999- 04
-
PCR方法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
目的: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方法:质粒提取及PCR扩增.结果:用两对引物扩增,阳性样本可分别扩出两条877bp和1089bp左右的条带,阴性样本未扩增出.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可快速检测出环境中的炭疽芽孢杆菌,并可对其致病性进行评价.......
作者:魏建春;海荣;张志凯;俞东征 刊期: 2002- 02
-
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巩固灭鼠成果措施的研究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灭鼠、防鼠工作,是一项长期和必需的工作.但由于此类企业中鼠的食源丰富,而且考虑到化学灭鼠药可能对原材料、机器和产品带来污染,所以一般都采用综合性措施控制鼠害,室内多用物理方法和设立防鼠设施.我市两个大型合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美极公司和太古饮品公司),分别采用以防鼠设施为主和物理捕杀为主两种方法,观察对控制鼠害的现场效果.......
作者:雷亚民;肖文忠;黄进同 刊期: 1999- 05
-
佛山口岸截获一种外来蜱
对佛山口岸2013年从南非入境的盐湿牛皮中截获的蜱进行鉴定,确定该种为国内未见分布、输入性蜱种——希伯来花蜱(AmblyommahebraeumKoch,1844).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该蜱的分布、宿主、形态特征、生活史、与疾病关系及检疫措施等进行介绍,以供口岸参考.......
作者:吕洁毅;何振毅;刘谢 刊期: 2016- 06
-
上海市中心城区人诱停落法连续194天成蚊监测及种群动态研究
目的探索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蚊虫种群动态变化、时间分布及成蚊叮刺指数状况.方法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2012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共194d捕获成蚊1666只,包括3属5种,其中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71.1%和27.7%;成蚊日波动幅度较大,高峰期集中在7-9月,高达到52只/d;成蚊......
作者:高强;周毅彬;冷培恩;熊成龙;姜庆五;曹晖 刊期: 2014- 03
-
陕西省韩城市蚊类调查
目的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
作者:佘建军;孙亮;孙养信;薛敏学;苏虎 刊期: 2007- 04
-
长爪沙鼠对0.0025%氯敌鼠钠盐毒饵的致死食毒期检测
目的测定长爪沙鼠对0.0025%氯敌鼠钠盐毒饵的致死食毒期(LFP).方法采用EPPO(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制定的基于LFP抗性检测方法.结果长爪沙鼠低致死摄药量为6.3510mg/kg,高存活摄药量为13.0230mg/kg.食毒期与其对应死亡率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其食毒期-死亡率Probit模型分别为Probit(P)=-2.65195+0.79817x(P=0.9......
作者:卜小莉;高志祥;郭永旺;吴新平;嵇莉莉;陶岭梅;施大钊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陶瓷灭鼠毒饵盒的研制及灭鼠效果试验
- 2 栖息地灭鼠研究
- 3 福建省室内常见蜚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 4 甘肃瘤虻属种类分布与分类研究(双翅目:虻科)
- 5 中国土拉弗朗西斯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多态性位点特有重复数的研究
- 6 日本血蜱传播田鼠巴贝西虫的实验研究
- 7 瑞丽市埃及伊蚊的调查分析
- 8 浙江省遂昌县1962至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演变状况分析
- 9 孳生地治理对控制白纹伊蚊效果的研究
- 10 书评:《一路走来》
- 11 济南市基本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
- 12 洛阳市蟑螂带菌和寄生虫卵的调查研究
- 13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研究不同地理株埃及伊蚊的分化
- 14 中国内地2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 15 新塘口岸蠊类的调查
- 16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媒介现状分析
- 17 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蝇类防制学组扩大会议纪要
- 18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 19 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 20 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性别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