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主办单位: 卫生部
出版部门: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3-114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522/R
邮发代号: 18-265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9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 主办单位:卫生部
- 国际刊号:13-1142/R
- 国内刊号:10-152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2002年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杂志,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Pж(AJ) 文摘杂志(俄)
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 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打印清晰。论著、综述等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道等一般在1000字左右。论文格式、字体、字号等请按投稿模板中的要求撰写。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为使读者一目了然,文题中原则上不使用拉丁文缩略词,应使用中文名称或其规范简称。最好不用副标题。
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参与工作的多少和对该论文承担的责任之轻重依次排列。作者排序在来稿时即应确定,修稿或校对时不应再做变动。必须变动时,应提供第一作者单位的介绍信。作者单位名称(应标注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同时提供第一作者简介,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汉族除外),职称,职务,学历,学位和主攻研究方向等,以及Email信箱。
4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为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本研究”等词语。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称、邮政编码和省份名称。
5 关键词 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隔开。
6 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7 图表 图、表题目均须列出英文(中、英文对照格式)。表题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线表(即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可以加一条分界栏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有效位数一致。表头及表身均要简单明了。表格一律插在文内相应位置。图题置图的下方,图注置图题之上。所有统计图均需提供原始数据(Excel原图),或将数据另页附在文后,注明“某图原始数据”字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在注释中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并标明上、下方向。
8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一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V应用斜体。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表示离心加速作用时,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例如: 600×g离心10 min;或者在给出离心机转速的同时给出离心半径,例如:离心半径8 cm、12 000 r/min离心10 min。
9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整数和小数的分节,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字空半个阿拉伯数字(1/4个汉字)的间空,不用“,”分节法。恰好4位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而百分数公差其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能写成“4×3×5 cm3”。
10 统计学符号
11 缩略语 文题不使用,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
12 参考文献 按GB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内部刊物及资料均不作文献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正文提及英文参考文献时只写出人名姓即可,两位作者须同时列出姓。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
[1] 刘起勇,孟凤霞,鲁亮,等.探索中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之路[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4):261-264.
[2] 汪诚信,潘祖安.灭鼠概论[M]. 版本项(版次为第1版的不用标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88-192.
[3] Dhanda V, Mourya DT, Mishra AC, et al.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 in mosquitoes reared from field collected immatures and in wild caught males[J]. Am J Trop Med Hyg,1989,41(6):732-736.
[4] 虞以新.中国重要蠓类的鉴别[A]//陆宝麟. 中国医学动物鉴定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6] 王宇,杨维中. 2011年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R].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280-301.
[7] 陶建人. 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发文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总被引频次
-
北京市昌平区2014年蚊密度季节消长调查
为掌握昌平区蚊虫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提高蚊虫防制效果,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5-10月对不同生境成蚊密度进行了监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器材CO2诱蚊灯,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与北京隆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制.1.2监测方法CO2诱蚊灯法.随机选择居民区、公园绿地、医院各1处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布灯4个.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凤场所作为挂灯点,诱蚊灯光......
作者:贺洪国;刘硕;李宏通;张丽文;王秀云 刊期: 2015- 05
-
野栖树鼩的蠕虫感染
目的了解野栖树鼩体内常见的寄生蠕虫种类,为实验研究、驯化和人工饲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捕捉树鼩,解剖、检查有无蠕虫感染.结果捕获135只树鼩,7只树鼩感染肝毛细线虫、旋毛虫或膜壳绦虫,感染率分别为1.48%、1.48%和2.22%.结论野栖树鼩存在多种蠕虫感染,在实验研究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申丽洁;李伟 刊期: 2005- 06
-
应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和16S rRNA基因鉴定浙江口岸鼠类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目的鉴定浙江口岸鼠类,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于2015年4-10月在浙江口岸捕获鼠类,取其肝脏,对捕获鼠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16SrRNA序列片段进行扩增,鉴定鼠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浙江口岸捕获的鼠类为褐家鼠和小家鼠.COⅠ基因变异率大于16SrRNA基因,均以转换为主,且COⅠ基因以同义突变为主.结论COⅠ和16SrRNA基因均可作为鼠类鉴定的分子标记.......
作者:齐润姿;王董;普丽娅;赵欣;高雪萌;马翔;余斌;张晓龙 刊期: 2017- 02
-
广东省某市特殊场所家蝇抗药性调查及防制策略
目的了解广东省垃圾填埋厂、肉联厂等特殊场所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在野外孳生地采集家蝇幼虫,通过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等常用杀虫剂的半数致死量,实验数据用机值法统计分析.结果垃圾填埋场家蝇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的LD50分别为13.7179、3.5971、5.5982和0.7704μg/虫,肉联厂分别为1.0999、0.7278、8.3......
作者:段金花;蔡松武;阴伟雄;刘文华;吴军;邹钦;林立丰 刊期: 2013- 03
-
2006-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蝇类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蝇类组成、季节消长、分布规律及蝇类种群多样性特征,为做好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糖醋诱饵诱捕法.每年3-11月,对每旬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蝇种多样性和统计分析.结果捕获蝇类隶属3科7属10种,家蝇密度高,为0.62只/(笼·d).家蝇密度整体波动呈上升趋势,丝光绿蝇密度整体波动呈下降趋势.2006-2010年蝇密度分别为2.52、1.91、1.......
作者:王飞;张富强;颜传均;张正宇;徐仁权;冷培恩 刊期: 2011- 05
-
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目的研究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三带喙库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高峰期,大量采集野外三带喙库蚊成蚊,用小白鼠供血获得子一代幼虫和现场捕获且带回实验室产一次卵后的雌成蚊为试虫;用WHO推荐的药膜接触法、幼虫浸渍法,分别测定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成蚊的击倒率和死亡率,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
作者:陈云;孟凤霞;王学军;卢慧明;李袁飒;刘起勇;康殿民;景晓;王君;张世水;宫学诗;岳克三;赵云 刊期: 2012- 02
-
2002-2005年昌平区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昌平区蚊虫密度和种群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全区开展蚊虫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2005年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紫外线灯诱捕器,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作者:郑朝阳;曹志贤;吕京静 刊期: 2006- 06
-
广东省城镇巩固灭鼠达标成果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掌握广东省城镇灭鼠达标巩固所采用的措施及效果,探讨新条件下的巩固措施.方法:采用灭鼠达标巩固城镇资料分析及现场随机抽样考核办法.结果:(1)采用综合治理,实行专业队有偿服务,巩固了灭鼠成果;(2)鼠密度粉迹法阳性低于3%的城市占87.5%,鼠迹法阳性率小于2%的城市占37.5%;(3)防鼠设施不合格率低于5%的城市占6.25%.结论:巩固灭鼠达标成果应坚持综合治理,通过监督执法,促进特殊行业......
作者:林立丰;徐火周 刊期: 2001- 05
-
2006年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福建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控制流行,减少发病.方法对全省疫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笼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其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分型.结果2006年全省共发现HFRS患者96例,发病率0.27/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04%.病例主要集中在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永春县,发病较严重的是周宁县,发病率达8.60/10......
作者:陈阳;何似;李世清;王灵岚 刊期: 2008- 01
-
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控制与思考
2003年SARS的突如其来,带给人们恐慌,也带给人们思考.因为一场疫情震撼了亿万百姓善良的心,也使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SARS疫情渐渐平复的时刻,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对其他传染病我们还应竭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由于笔者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参与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对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颇有感触,在此谈几点体会.......
作者:梁建民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湖北西部兴山县莱姆病调查
- 2 湖北省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 3 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传播媒介调查
- 4 张掖市城区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
- 5 广西野生动物SARS冠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意义
- 6 Aedes sierrensis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预测
- 7 烟雾剂和溴氰菊酯对旅客列车灭蟑效果观察
- 8 石家庄市卫生杀虫剂生产销售及使用情况调查
- 9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德国小蠊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10 新疆普氏野马野放区溜蝇属昆虫分类研究(双翅目:蝇科)
- 11 内江市2011-2013年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 12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
- 13 灵宝市一农村发生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分析
- 14 广东省一起工地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处置
- 15 城市公共绿地鼠患治理
- 16 溴敌隆城区大面积灭鼠效果观察
- 17 氨与避蚊胺缔合对白纹伊蚊行为影响的研究
- 18 吉林省革螨新记录(13)
- 19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夜行鼠鉴定中的应用
- 20 黄冈市蜱及宿主动物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情况调查